一、2024年工作举措
(一)牢固树立法治思维,切实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一是坚持高位统筹。组织召开了依法治区委员会(扩大)会议暨全区述法评议会议,3个重点部门负责人现场述法,32个部门负责人书面述法。会议全面安排部署了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重点工作任务。
二是完善学法制度。深化领导干部学法用法,27个部门建立了领导干部应知应会党内法规和国家法律“个性清单”。
三是深化法治学习。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法2次,全区科级以上400余人参加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专题培训班。210名执法人员参加了执法培训学习和考试。
(二)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切实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有序开展。
一是深化依法行政职能。深入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5家执法主体对314项执法事项进行了公示。完善、编制权责清单,15个部门重新梳理规范905项权责清单。审结行政复议案件15件,出具行政复议意见书2件。审查市场监管、卫生监督等领域双随机一公开项目209项。
二是完善依法决策机制。充分发挥法律顾问智囊作用,确保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有据。法律顾问共审查、草拟合同及法律文书936份,参与管委会各类会议231次,向各部门提供法律咨询611次,出具法律意见书35件。
三是提升府院联动效能。组织召开了2024年府院联动联席会议,府院协同作战能力不断提升,协调化解欠薪、安全生产、征拆补偿等纠纷21起,彻底解决了遗留十余年的征收难题。
(三)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切实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一是提升行政审批效能。依托“吉事办”网厅和政务服务中心“一件事”窗口,推动“新生儿出生一件事”等22个重点事项落地运行。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政务服务、行政许可事项承诺时限分别压缩83%、82%。
二是创新政务服务理念。深化“只进一扇门”改革,95%以上的政务服务实现“应进必进”。建设长春兴隆综合保税区、欧亚万豪2家政务服务微驿站,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三是强化惠企政策落实。印发《经开区深化“万人驻(助)万企”行动工作方案》,摸排化解企业难题15件。加强政策直达快享,梳理上线“经开区房地产促销月购房券补贴”、夏季和秋季购车惠民补贴等服务事项,兑现资金300万元。
四是法治赋能助企发展。统筹用好区内法治资源、整合法治力量,积极开展“送法进企业”、重大项目“法律护航” 等活动,排查化解各类涉企法律纠纷30余件。
(四)扎实开展普法宣传,切实营造遵法学法守法浓厚氛围。
紧紧围绕“八五”普法规划的总体部署,紧扣开发区中心工作,突出重点对象抓普法,积极开展法律“七进”活动,协调联合群团办、四街一镇等部门开展“3.15”消费者权益日、“民法典宣传月”“国际禁毒日”等普法宣传活动。共计开展普法宣传活动20余场,受众2万余人。
二、存在问题
(一)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仍需进一步巩固深化。个别领导干部对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还不够深入,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对法治工作的整体谋划部署还不到位。
(二)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的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丰富。普法实效性不强,与互联网深度融合不够,法治宣传有时流于形式,效果不太理想。
(三)干部职工的法治意识还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干部职工学法、用法、遵法的积极性不高、自觉性不强,今后需要继续加强学习,巩固学法成效。
三、2025年工作安排
2025年,经开区将继续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全力推进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建立健全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常态化机制,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法治政府建设全过程各领域各方面。压紧压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细化完善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推动切实履行法治政府建设主体责任。
(二)进一步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推进政务服务好办易办,提高政府服务效能。持续优化审批流程,拓展服务模式,实现政务服务提质增效。健全政务公开,提升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水平。
(三)进一步提升依法行政能力水平。抓住“关键少数”,压实法治建设第一责任,注重发挥领导干部带头厉行法治的示范作用,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四)进一步夯实法治政府基础建设。充分发挥街镇统筹引领基层法治建设基础性、先导性、主力军作用,努力夯实基层社会治理的法治基础。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法治队伍,推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五)进一步提升法律顾问服务水平。加强对法律顾问规范化管理,推进法律服务及风险把控工作前移,不断激发法律顾问处理涉法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提高管委会各部门依法行政水平、规避法律风险提供优质服务。
2025年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