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锦州市长刘志强:软环境就是资金 就是项目 就是生产力
【录入时间: 2007-09-21】
锦州市长刘志强:软环境就是资金 就是项目 就是生产力
来源: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

实践证明,政务公开工作是经济软环境建设的基础,只有公开、透明进行依法行政,才能建设一个服务型的阳光政府。所以说软环境建设至关重要,一个地区经济要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必须有一个益于发展的良好软环境。可以说,软环境就是资金,软环境就是项目,软环境就是竞争力和生产力,其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一、要提高认识,明确软环境建设的重大意义 

    首先,进一步加强软环境建设是实现三年大变样目标的迫切需求。自市委九届八次全会提出三年大变样奋斗目标以来,全市上下合力攻关,扎实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成效显著,尤为可喜的是,有些任务指标已经在两年内基本完成。今年是三年大变样的最后一年,面临的任务还很艰巨,需要做的工作仍然很多,预期目标能否全部实现,软环境建设必不可少。无论是工业倍增还是城市南扩,也无论是建设商贸中心还是打造文化名城,如果没有一个好的软环境做保障,所有的一切都将无从谈起。所以说,今年在软环境建设方面我们仍然要再加一把劲,努力为三年大变样目标的顺利实现提供坚强保障。
    
其次,进一步加强软环境建设是推进锦州湾整体开发的迫切需求。锦州湾开发需要省委省政府五点一线开放政策的大力扶持,但更多的还是要靠我们自身去努力地吸引资金、项目、人才和技术。我们对外的吸引力强不强,取决于硬件建设,更取决于我们是否拥有一个好的软环境。我们始终强调整体融入锦州湾开发,如何把这项工作开展好,应该说近几年我们打下了一定基础,尤其是去年以来我们的基础设施等硬环境已经基本到位,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当务之急就是要尽快大张旗鼓地掀起新一轮招商引资热潮,卓有成效地打一场资金和项目引进的攻坚战。这场攻坚战能否取得决定性胜利,软环境的进一步改善至关重要、势在必行。
    
第三,进一步加强软环境建设是规范政府行政权力的迫切需求。政府行政权力运行是否规范是衡量一个地区投资与发展环境好坏的重要标准。当今城市竞争力的强与弱也更多地体现在政府权力运行是否规范和依法行政水平的高低上。近两年来,我们通过狠抓机关作风建设,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和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推行政务公开,有效开展商业贿赂专项治理等方面的工作,政府行政权力运行不断规范,但我们绝不能满足现状,仍然要在这方面继续努力。春节前,国务院和省政府分别召开廉政工作会议,温家宝总理和张文岳省长对如何规范政府行政权力运行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一定要以此为契机,继续以软环境建设为途径、为抓手,切实把规范政府权力运行的工作落到实处。
    
软环境建设及政务公开工作是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关于国务院和省里的廉政工作会议,我们就不专门召开会议传达贯彻部署了,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落实。首先是抓好廉洁自律。要做到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学会抵御诱惑,学会拒绝;提倡君子之交淡如水,严律己、俭持家、慎交友,百善孝为先、为官先要廉。其次要抓好责任制的落实。政府成员一定要做好两手抓,一手抓业务、一手抓党风廉政建设。这是我们的义务,更是我们的责任。总之,我们要通过抓好软环境建设及政务公开工作,促进政府系统廉政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二、要把握重点,突出软环境建设的主攻方向
    
软环境建设是一项长期任务,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关键在于把握工作重点,找准主攻方向。抓好今年的软环境建设,必须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要进一步增强服务发展的意识。具体讲:一要增强发展意识。发展是硬道理,不发展就没有道理。进一步加强软环境建设,首要的就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发展,一切服从发展,一切服务发展的发展意识。要敢于和善于根据形势任务的变化,深入剖析自身在思想观念上滞后于先进地区、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实践的突出问题,切实认真加以解决。二要增强责任意识。权力就是责任领导就是服务公务员就是服务员。全市政府机关干部一定要进一步强化服从经济发展是职责,服务基层群众是本职的责任意识,特别是经济管理、执法监管等部门,一定要站在全局和发展的高度考虑问题,找准贯彻落实上级政策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最佳结合点,真正实现依法行政与优质服务的有机结合。三要增强创新意识。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不去创新就等于没尽到责任。要坚持用创新理念冲破思维定势,敢于突破那些惯例没有、周边地区没有、文件规定没有、领导讲话没有的条条框框,只要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符合广大群众要求,就应该大胆地探索和实践,把相关的政策用足用好用活。
   
(二)要进一步提高政务服务的水平。具体讲:一要热情周到。要把为民、利民、便民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首问负责制、便民式、一站式、微笑式等服务形式,积极为企业、基层、群众提供热情周到的服务,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等现象发生。二要主动超前。市直各部门及工作人员,要积极转变工作作风、改进服务方式,想企业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变坐门待客为主动上门服务,切实为服务对象提供行之有效的超前服务。三要务实高效。要善于把握服务的关键环节,发扬雷厉风行的作风,能立等办理的,决不拖延片刻,能当天完成的,决不拖到明天,能当周完成的,决不拖延到下周,着力在提高工作效率上下功夫,切实帮助企业、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四要公开诚信。实现公示、兑现承诺和讲究诚信是服务的重要组成内容。在实际工作中,凡是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行政行为,必须要通过政务公开栏、电子显示屏、政府网站等媒介,及时准确地向社会公示,全面公开办事程序和收费标准,作出相应的服务承诺。同时必须严格按照对外公示和承诺来实施行政行为,树立诚信形象,进而不断推进政府部门服务规范化、制度化进程。
   
(三)要进一步拓宽政务公开的领域。要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作为政务公开的重点内容,不断拓宽政务公开的领域。一方面要拓宽政务公开的广度。要依托政府政务公开网等平台,整合信息资源,大力推进教育、医疗卫生、供水、供电、供气、供暖、公交、通讯、邮政、旅游等领域公开范围。尤其是要进一步公开药品价格、医疗服务价格以及水、电、气、公交等焦点服务项目的收费标准、办事时限、服务承诺等。总之,凡是上级要求公开的、百姓需要公开的我们都要毫无保留地公开,敢于揭疤亮丑、绝不包庇护短。另一方面要拓展政务公开的深度。重点推进政务公开进社区、进基层站所、进乡村、进处室等工作。政务公开进社区,要着重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政务公开进站所,要着重公开上级机关的规定以及基层站所自身的职权、服务承诺、收费标准等项目;政务公开进乡村,要着重公开党委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制度规定等内容;政务公开进处室,要着重公开业务处室的职能、审批权限、收费标准和依据等内容,真正推行阳光行政。
    
三、要强化责任,确保软环境建设取得实效
    
软环境建设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无论是一个地区还是一个单位,也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群众,都应当肩负起各自的职责,确保全市软环境建设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
   
(一)要高度重视软环境建设工作。各级党委、政府要站在讲政治、顾大局、求发展的高度,切实加强对软环境建设工作的领导。各县(市)区、各部门、各单位的一把手作为软环境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切实负起责任,做到亲自部署、带头落实。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牢固树立抓好软环境是本职、抓不好是失职的责任意识,不管是否分管,都要把软环境建设视为份内职责。要职责分明,一级抓一级,一级促一级,进一步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
   
(二)要强化软环境建设责任制度。全市上下要以完善和落实责任制、强化责任追究制为突破口,把责任和责任追究落实到具体岗位和具体人员。各级纪检监察机关、机关工委、人事局和政务公开办等都是代表党委和政府对软环境建设进行综合管理的部门,要充分发挥组织协调、督促检查、指导落实的职能,做到精心部署、周密安排,定期调度、严格查处。每两个月要通报一次正反两方面典型,务必做到有举必查,查则必清,清则必果。
   
(三)要营造软环境建设浓厚氛围。各级宣传部门要全面、系统、深入地设计宣传方案,向全市人民讲清市委市政府建设软环境的决心,准确、有深度地报道相关的政策措施,积极宣传软环境建设取得的成效,通过舆论引导,进一步增强企业和群众共建软环境的积极性。特别是要通过对重大案件的公开曝光、对查办过程的全程跟踪,进一步增强新闻媒体的舆论威慑力,在全社会营造一种以投身软环境建设为荣、破坏软环境建设为耻的舆论氛围。

    同志们,建设一个良好的经济发展软环境任务繁重,势在必行。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人人都是软环境,事事关系软环境,处处体现软环境,时时注意软环境的良好氛围,确保三年大变样目标的顺利实现,努力为辽西沿海经济区中心城市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主办单位: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地址:长春市吉林大路6188号  联系电话:0431-84644211  政务大厅:0431-89960186

网站标识码:2201000008  吉ICP备19005403号

吉公网安备220105020002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