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认真落实吉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以及市委第十四届三次全会精神,统筹发展和安全,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等各主要经济指标均超过全市平均水平。
党员、干部“挺”在前
服务全区高质量发展大局
过去一年,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长春经开区)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成功打造“红飘带”“世纪先锋”等一批党建品牌,全面提升组织战斗力。
大力实施“作风建设提升年”活动。制发《长春经济技术开发区“作风建设提升年”实施方案》,扎实开展“考核大联动、干部大调研、队伍大锤炼、全员大招商、营商大服务、廉政大巩固”六大工程,切实形成“敢于担当、竞进有为、善作善成”的工作作风,更好地服务全区高质量发展大局。
全面构建“平战结合”治理体系。推进机关干部包保小区,采取“保留完善”“调整优化”“转化过渡”等方式。推进基层网格治理,把党建和政法综治、民政、城管、市监、卫生健康、应急管理等各类网格统一整合成“一张网”,实现基层治理效能稳步提高。
企业、项目、招商“跑”在前
经济发展企稳向好开新局
2022年,长春经开区工业运行企稳向好。着力推动145户规上工业企业满产稳产超产,对78个亿元以上企业实行班子包保,压实责任、按周调度、高频监测、深度挖潜。长春经开区连续三年蝉联长春市百强企业数量榜首,富维安道拓、派格、邦迪、一汽丰田等企业入选“长春企业100强”,全市百强企业经开区独占三分之一。长春经开区已成为长春市百强企业最为集中的区域,上报企业数居全市之首。珩辉光电、联塑实业等23户企业进入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候选名单,福耀、邦迪、马瑞利等16户企业纷纷开展扩能。
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成功举办2022年全市春季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光电信息产业园一期顺利投入使用,二期、三期加快建设,2023年底将全部投入使用。省市区共同投资42亿元的CMOS传感器项目加快建设,将为全省传感器及芯片制造业打开新局面。
招商引资成果丰硕。深入开展全员招商,西安大医、奥朗特等近100个重点项目实现签约。总投资39.6亿元的长光正圆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光电信息产业化项目、总投资20亿元的CMOS相机技术与应用产业园等90多个项目成功落位。总投资10亿元的国投经开医药健康产业园项目成功签约。成功举办长春经开区(兴隆综保区)珠三角招商推介会。
外贸渠道、营商环境“畅”在前
对外开放业绩+ 集成服务耗时-
2022年,长春经开区对外通道稳定运行,1-11月,中欧班列(长满欧)共承运货物6558标箱,货值约15.47亿元,本省占比51%。2022年1-11月,“长珲欧”班列承运货物1186标箱,货值约2.52亿元,同比增长21%;本省货占比49%。对地方经济拉动作用明显。展示中心知名度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拥有来自100多个国家的超4万种在售商品,日均客流近3000人,已成为吉林省最大的进口商品集散中心和市民采购进口商品的“热门窗口”。长春国际陆港打造陆海空立体式智能化联运服务网络多式联运示范工程,成功入选交通运输部第四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创建项目名单。
过去一年,长春经开区以“四个服务”为抓手,“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入,“新版全流程审批系统”“省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系统”作用高效发挥,实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所有政务服务事项办结时限较法定时限压缩80.60%,大幅提升了办事效率。系统梳理形成《国家、省、市相关政策与企业对应表》,制作政策告知卡,切实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米”。实施“3+1+1”助企服务载体活动,共计走访服务企业500余户次,收集企业问题70件,全部办结。强化问题导向,成功帮助纬湃解决3C认证问题,下大力气解决福耀玻璃、光电三期正式电、考泰斯公司本地配套份额流失、企业招工难、融资难等问题,营商环境水平持续优化提升。
科世达(长春)汽车电器有限公司
发展需求、民生福祉“想”在前
城建品质提升 幸福指数攀升
过去一年,长春经开区全面提高城市建设水平。新开河、聚宝富苑等老旧小区改造阶段性完工。八区市场拆除老大难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供热投诉量始终保持全市最低。临河街提升改造、北海公园电力排迁、北远达供水管道配套等重点工程取得积极进展。
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全面启动实施绿化工程,开展“走遍经开”“消裸、增绿”等大规模整治活动,完成道路标线复线约1.5万平方米,道路标线施划约1万平方米。新安装各类交通标识牌100块,调整及维修隔离护栏3000余延米。
打造宜居生态环境。在全市率先开展“春风行动”专项整治,全面净化了城市空间;完成裸露地面绿化、硬化、覆盖综合整治,核查率、审核率、整改率100%;省级环保督察20项整改任务全部完成。
长春经开区深入实施“宜居、宜业、宜商、平安、快乐、健康”幸福经开计划,确定48项93件民生实事。坚持把稳就业作为首要民生工程,累计开展58次“智汇经开”系列招聘活动,快手、抖音发布作品298个,提供岗位21965个,实现就业14560人。探索“进修学校+附属学校”双轨同步运行模式,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持续深化,教育“双减”政策高效落实,教师队伍建设水平持续增强,完成博远学校初中部改扩建、博远实验、洋浦、兴隆山中心三所幼儿园建设工作,师大实验校顺利实现民转公,长春经开区教育承载能力和学前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
长春经开区经过不懈努力,从优化园区空间布局、调整提升产业结构、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加强污染集中防治、强化基础设施共享等方面,走出了一条发展与保护并进、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共存之路。成功入选并成为吉林省第二个获得“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这一国家级荣誉的园区,摘得了沉甸甸的“国字号”生态荣誉。放眼2023,长春经开区将继续坚定信心,奋楫而行。
光电信息产业园
转自:新华网客户端
责任编辑:王志刚